2006年5月18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七版:前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巡警在身边,心里特踏实!”
海宁巡特警大队屯警街面全面提升治安防控能力
海正

  海宁市针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和公安警力不足的情况,在深入调研、多方考察论证的基础上,积极构建严密的专业巡防网络,有效提高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。2005年下半年,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了6.63%,其中命案9起,为5年最低;七类恶性案件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,市区“两抢”案件同比下降62%,盗窃机动车案件同比下降37%,市区侵财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3.55%,镇(农村)同比下降6.04%,直接挽回各类经济损失400余万元。

  整合盘活警力资源   屯警街面巡卡控防
  海宁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治安防控工作,在经费上给予大力保障,专门拨款1600万元用于组建巡特警大队。市公安局在此基础上大力改革和完善现有警务机制,全面构筑起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。该局两次去义乌、路桥考察、学习借鉴实行“网格化”防控机制的经验和做法,结合本地社会治安状况,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和充分论证。
  为了保证巡特警大队人员的到位,海宁市公安局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,除成建制将相关巡逻警力划入外,明确规定无论机关科室大小,都要抽调人员充实巡特警大队。该局从全局各部门民警中抽调了52名业务骨干,全力保障了巡特警队伍的组建,切实实现了重心下移、警力下沉、屯警街面。同时,高度重视协警队员招收工作,专门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,建立健全严格的工作措施和完善的规章制度,严格招收纪律,严把进人关,通过严格考试,招录协警591名,并对招收的协警队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训练,全面提高了队员的素质,确保了实战需要。
  屯警街面最主要的是最大化地发挥这支警力的作用。海宁市公安局通过科学划分巡区、调整卡点设置、合理部署警力、规范各项工作的运作,全面实施全天候、全方位的巡防控制工作。依据巡区面积大小、治安复杂程度、快速反应所需时间、最低投入警力等条件,按照“有利于落实责任、有利于快速反应、有利于指挥协调、有利于相互支援”的原则,该局将市区19.15平方公里划分为18个巡区,设4个巡区中队,配民警31人、协警311人,以徒步、摩托车巡逻为主、汽车巡逻为辅的方式,24小时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工作。根据市区道路建设发展状况和违法犯罪人员活动规律,以“堵得住、卡得牢”为原则,调整卡点设置,由3个出入市区主要路口的治安卡点增设至13个,设2个卡点中队,配民警8人,协警228人,24小时全天候对经过卡点的出租车和其他可疑车辆、人员进行登记、盘查。该局还在巡特警大队内设1个特警中队,配民警3人,协警30人,根据指令随时增援各巡区中队,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和可能发生的恐怖暴力事件。
  通过“网格化”巡逻、设卡堵截以及处置突发事件力量的互相依托和补充,有效地提高了整体防控能力,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  追踪案件分析研判   打击防范有的放矢
  巡特警大队成立后,海宁市公安局每天跟踪全市发案情况,对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点进行分析研判,准确揭示犯罪主体、发案区域、时段等各违法犯罪要素的轨迹和规律,并在市区地图上,把多发性案件以不同的图标,在重点路段、重点部位标示出来,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警力配比和力量投向,更科学准确地组织巡防工作,打击违法犯罪。
  “网格化”巡逻工作开展后,海宁的商业场所、繁华路段的“两抢”案件发案明显下降,但是出现了在晚上21时至23时,犯罪分子在开放式小区的居民楼楼梯口实施抢劫的犯罪新动向。根据这一情况,该局及时作出调整,将巡逻范围向社区延伸,及时遏制了这类案件多发的势头。各巡区认真分析本巡区的发案规律特点,合理布警,白天在主要街面道路、车站等人员流动量大、治安复杂地段增强警力,实行公开武装巡逻,打击和防控街面违法犯罪;晚上则将主要警力投入到夜生活集中地、开放式小区、绿化带等案件相对高发地段,并在公开巡逻的基础上,布置便衣蹲点守候,全力遏制夜间发案势头。
  提升巡防能力的核心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切实发挥巡防工程建设的巨大潜能。为便于对协警的管理和工作指导,大队专门指定由民警带班,带领协警开展巡逻工作。大队与各中队、中队与巡区民警、巡区民警与协警层层签订责任书,做到定岗、定责。大队设立了信息研判室,每日开展信息研判,并制作勤前训示材料,内容包括发案情况通报、被盗物品及嫌疑人特征刻画、协查通报、预警信息等。勤前训示材料每日下午交接班前以短训会议形式传达到每位民警,并由民警在交接班时传达到每位协警,确保全体巡逻、卡点执勤的民警、协警都明确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。大队还建立了信息查询室,落实专人24小时为盘问检查工作提供信息支撑。规定在巡逻设卡中查获的可疑人员、车辆、物品等,必须依托打防控主干应用系统,进行网上查询,确保不放纵违法犯罪,使巡逻守候更具威慑力和实战效果。同时,信息查询室兼顾对市区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监控,有效整合了资源,提高了指挥、服务效能。针对警容风纪、文明执勤、到岗到位等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,巡特警大队认真开展督察工作。他们在大队进门口设立黑板报,对违纪行为采用张榜公示的方法予以通报批评;对工作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及经验做法,采用红纸张贴的方法予以表扬和推广。同时,参照等级化管理模式,对大队成员定期进行考核,严格按照规定兑现奖惩,凡考核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。大队成立仅两个月,已辞退、劝退协警10余人,民警2人被警诫。

  发案下降硕果满枝   平安海宁群众满意
  巡特警大队组建后,大幅提高了街面见警率,市区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。2005年下半年,巡大共盘查可疑人员5.8万人次,检查登记出租车4.2万辆,移交案件650起,移交违法犯罪嫌疑人1023人,其中刑事拘留95人,治安处罚46人,劳动教养20人,强制戒毒30人。2005年全年以及2005年下半年全市刑事发案都得到了有效控制,分别下降了2.99%、6.63%,其中城区发案大幅下降,效区升幅放缓,镇村案件随之下降。同时,治安卡点守住了市区大门,阻断了犯罪分子流窜至海宁作案的机会。张店南卡点不久前在对一出租车登记检查时,发现乘客试图逃跑,巡防队员迅速控制住乘客,并从车内搜出千斤顶、钩刀、开刀等可疑工具。经过调查,出租车内的三个人系初次来海宁市,欲进行踩点,但还未开始实施犯罪。后警方又通过网上查证,破获了这三人在温岭、仙居等地实施的盗窃案件两起,涉案价值1万余元。
  24小时全天候的巡防,对犯罪分子也起到了震慑作用,近来,海宁的小新疆、哑巴扒手等明显减少。同时,一些流窜犯罪分子也未敢轻易在海宁作案。
  市区动态巡防网构建后,有效加快了处警速度,提高了接处警水平。发生警情时,巡特警能够发挥快速反应的优势,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,增加与犯罪嫌疑人正面碰撞的几率,并能够快速形成设卡、堵截、追捕等联动网络,增强了合围抓现行的能力。不久前,二中队巡逻民警发现巡区勤俭路越美皮草行发生被盗人民币2000多元、港币100元、手机一只的案件,即迅速与其他巡区联系,通过街面巡警的快速反应,不到15分钟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,破获了此案。
  巡特警组建以来,街面和开放式小区的见警率得到提高,全市的发案明显下降,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增强。据调查,海宁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7.88%。据不完全统计,半年来,巡特警大队救助各类人员176人,好人好事24起,收到群众表扬信80余封,锦旗23面。用群众朴实的话来讲:“有巡警在身边,心里特踏实!”